給我再四年
[轉載自:YouTube]
2011年7月28日 星期四
2011年7月27日 星期三
《你不知道的真相》(14)台灣人的國家認同
新聞報導 - 自由論壇
作者 陳前總統水扁先生
2011/07/26, Tuesday
你不知道的真相(14)
台灣人的國家認同
陳水扁2011.07.16
最近正夯的流行就是「台灣人」。兩位總統候選人為了「誰是什麼人」,針鋒相對。先是蔡英文推出在歐洲拍攝的電視廣告說「我是台灣人」,被統媒及名嘴批評是在「操弄族群」。馬辦在接連幾天的質疑後,馬總統回應「所有在台灣付出的人都是台灣人,也都是中華民國國民,大家也會在國際上大聲說出我們是台灣人。」
沒多久,馬總統在《臉書》噗文進一步表示,「血統上,我是中華民族炎黃子孫,我熱愛中華文化;身分上,我認同台灣,為台灣打拼,我是台灣人;國籍上,我是中華民國國民,而我也是中華民國總統。」
故總統蔣經國說過,「我是中國人,我也是台灣人」。2008年2月,馬總統在大選前的辯論上公開說出他「燒成灰都是台灣人」。明年又要選舉了,馬英九再度重申,在國籍上,他是中華民國國民;在血統上,他是中華民族炎黃子孫;在身分上,「我是台灣人」。但還是有為數不少的人質疑馬總統,「你到底是哪裡人?」
畢竟馬總統就任後,他也說過「台灣與大陸都是中華民國的一個地區」、「兩岸是『非』國與國的特殊關係」、「兩岸不是國籍的不同,而是戶籍的不同」。和郝柏村在《解讀蔣公日記》的新書發表會上強調,「兩岸關係是內政問題」,在本質上並沒有太大的歧異。
反觀蔡英文雖然提出「我是台灣人」的論調,但新黨主席郁慕明要求兩位總統候選人大聲說出是不是「中國人」時,民進黨發言人鄭文燦表示,依據1999年民進黨《台灣前途決議文》,民進黨主張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依照目前憲法,國號叫中華民國。惟查《台灣前途決議文》的內容是說,固然依目前憲法稱為中華民國,1999年初更制定《領海法》界定領土領海範圍,只限於台澎金馬及其附屬島嶼,並不包括中國大陸與外蒙古。《台灣前途決議文》的7大主張更明確的指出「一個中國原則」不適用於台灣,同時更要揚棄「一個中國」的主張。但蔡英文似也迴避掉是否是「中國人」的質疑。馬英九承認「一個中國原則」,接受「九二共識」,也只說出「我是中華民國國民」,刻意閃躲是否也是「中國人」的問題,究竟在顧忌什麼?
記得2000年我擔任台灣總統之初,自稱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的比例,不過3成多,但經過8年執政,在我卸任總統時,已增加到7成以上,足足成長了一倍之多。但我並沒有天天高喊「我是台灣人」,我喊「我是台灣人」,不會增加「台灣人」的認同,如同有人喊「我是中國人」,也不會增加「中國人」認同的比例。自認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的比例增加,完全是台灣的國家認同提高的結果,愈來愈多的人認同台灣是我們的國家,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也不是中國的地區,更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省,台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兩個各自獨立、互不隸屬的國家,台灣中國、一邊一國。易言之,「台灣人」的增加是台灣國家認同提升的自然現象,和喊「我是台灣人」比較沒有關係。
蔡英文在首支電視廣告打出「我是台灣人」的強烈訴求,引發統媒及名嘴一片撻伐之聲,從選舉廣告的行銷來看,絕對是成功的。但有人把它導向族群的民粹操弄挑撥,又是省籍問題的矛盾對立,其實這是少數政客的心理投射,自己講「我是台灣人」,是族群的大融合、大團結,別人說「我是台灣人」,則是別有居心地操作族群、破壞團結,到頭來真正的「台灣人」,不能提「我是台灣人」,這才是另類的民粹、霸凌。我的認知,我的經驗告訴我,台灣社會不應有族群問題、更不該有省籍問題,但絕對有極為嚴重的國家認同問題。有人認同台灣是我們的國家,有人則剛好相反,台灣非但不是國家,更是中國的一個地區,甚至是「中國台灣省」,這些人說「我是台灣人」,和講「我是香港人」、「我是上海人」、「我是湖南人」、「我是四川人」,都是相同的意涵,只是戶籍的不同,不是國籍的不同。
「中華民族」四個字,是中國文人梁啟超在1902年流亡日本時所創造。在全世界,自古以來也沒有「中華民族」這個民族。台灣原住民是最早的台灣人,居住在這塊島嶼至少6000年以上,比中國號稱5000年歷史還長。甚至有世界級的歷史學家、人類學家認為台灣原住民是「南島語族」的起源,但「南島語族」的台灣原住民,和「中華民族」一點關係都沒有,應可確定。至於「炎黃子孫」的老祖宗「炎黃」是何許人也?「炎帝」是誰?連台大歷史系教授周婉窈都不知道;而「黃帝」不是「一個人」,傳說是中國陝西地帶的一個氏族。所謂「中華民族炎黃子孫」的古代神話及現代洗腦,對台灣國家意識的形成一點幫助也沒有。
過去戒嚴時期,白色恐怖統治年代,倘不認同中國的大一統就是「數典忘祖」,民族大義、民族感情是兩岸共通的統治術。現代國家的建立,「民族」並非國家組成的要素。同一國家可以有好多個民族,同一民族也可以建立很多不同的國家。歐巴馬的父親來自非洲肯亞,歐巴馬不會說他是肯亞人;甘迺迪的祖先來自愛爾蘭,甘迺迪也不曾說他是愛爾蘭人。美國是民族大熔爐,來自歐洲、非洲、中南美洲、亞洲的後裔很多,但沒有人會說我是盎格魯撒克遜民族、日耳曼民族、斯拉夫民族、拉丁民族或大和民族的子孫,不管你的祖先來自什麼民族,大家都是「美國人」。
前不久又有新政黨的誕生,由知名政治犯黃華和台獨行動理論大師劉重義等人籌組的《台灣民族黨》,顧名思義這是奉行「台灣民族主義」的台獨黨。台灣要成為新而獨立的國家,是很多人的夢想、願望與信仰,但如何邁向獨立建國之路,容或有不同的基本思維、主張及路徑圖。有人認為只有凝聚「台灣民族」,才能建立台灣新國家。民進黨的黨綱《族群多元、國家一體》決議文,說明民進黨對台灣國民的組成完全是開放的、多元的。如果《台灣民族》是福佬人大沙文主義的延伸,「中華民族」則是漢人大沙文主義在作祟?
我的祖先也是來自中國福建詔安二都鄭日堡,是1700年左右那次移民潮,坐著單桅船,渡過黑水溝來到台灣新故鄉,並以台灣做為安身立命、萬代子孫要永遠住下去的家園。第一代的開基祖陳烏選擇落籍台南西庄部落後,歷代子孫就沒有再回到中國大陸過。西庄屬於麻豆堡的小村莊,麻豆堡之前是麻豆社,為平埔族西拉雅族四大社之一,西庄附近的葫蘆埤還保存一塊漢番界碑。我唸的小學隆田國小,以前就叫「番仔田」,北邊的村莊,我們小時候都叫「番仔婆庄」,就是拜「阿立祖」的西拉雅族後裔。日本統治台灣時的戶口普查,85%的住民都是平埔族。我確信我是唐山公+平埔媽所生的後代,是中國人眼中「次等非中國人」。我不是「龍的傳人」,也不是「中華民族炎黃子孫」,我就是「台灣人」。英國清教徒搭乘「五月花號」,渡過大西洋,來到美洲新大陸,建立美國新國家,儘管在血統上同為盎格魯撒克遜民族,但在國家認同上,這些英裔子孫,他們絕不會說,「我是美國人,我也是英國人」。一樣地,「我是台灣人,但不是中國人」。
馬總統在《臉書》表達在國籍上,他是中華民國國民,也是中華民國總統。問題是「中華民國」是什麼東西?歷任「中華民國總統」當中,蔣介石總統在1950年3月13日於台北陽明山莊對中國國民黨幹部講話,「我們中華民國到去年年終就隨大陸淪陷而已經滅亡了,我們今天已成了亡國之民。」李登輝總統在任時主張「兩岸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卸任後則提出「中華民國已經不存在。」我在總統任內提出「台灣中國、一邊一國」,卸任後,則力倡不只要揚棄「一個中國」的主張,更要揚棄中華民國憲政體制,完成正名制憲。馬總統上任後,承認「一中原則」,接受「九二共識」,主張「一中各表」,然而中國既不承認「一中各表」,也否認「中華民國」的存在。
我認為蔡英文提出「我是台灣人」的議題,如果只是族群認同,馬英九在《臉書》說他認同台灣,為台灣打拼,他是台灣人,蔡英文並未佔到便宜。1998年馬英九說他是「新台灣人」,2008年他又說「燒成灰都是台灣人」,全都過關。但蔡英文假使再追問,她是台灣人,指的是「台灣是我們的國家,台灣不是中國的地區,台灣不是中國的一省」,這點和馬英九有很大的不同。馬英九願意改變並修正他的基本立場嗎?
「我是台灣人」的議題不容易為蔡英文加分,不分區立委名單的爭議與內訌難免會影響對蔡英文的支持,即使馬吳對果賤傷農的頻頻失言,也無法拉抬蔡英文民調的支持度,這是蔡總統競選總部要特別小心的地方。7月7日T台最新民調顯示,從4月27日、5月19日、5月30日、6月20日到7月7日,馬英九的支持率幾乎沒有什麼變動,蔡英文則一路小幅下滑,從小輸1%、4%、6%到8%。聯合報從7月10日到13日有效樣本2000份民調結果,馬英九以43%對37%,領先蔡英文6%,都是值得留意的警訊,儘管民進黨內部民調還呈現五五波。T台及聯合報民調指出中台灣蔡英文從小贏到落後一截,高屏的領先幅度不大,無法跟領先至少15%的雲嘉南相比,都要找出原因。此外還有幾點觀察淺見如下:
1.聯合報民調不分區立委政黨票,國民黨37%,民進黨32%,其他政黨目前均未跨過5%得票門檻。因此國民黨將取得54%的席次,亦即18席,民進黨則可分配到46%的席次計16席。或許達到民進黨預估的安全名單16席,但政黨票46%相當於總統得票率46%,總統將不足以當選。我在《民進黨不分區立委名單出爐後》乙文,曾提到2008年總統大選的得票率,和不分區立委政黨得票率都是差不多的,馬英九得票率58%,國民黨政黨得票率也是58%~59%。這次聯合報總統候選人支持率,馬43%,蔡37%,換成100%的得票率,馬54%,蔡46%,和不分區政黨得票率國民黨54%,民進黨46%一致。民進黨要贏總統大選,不分區立委就是要拿到18席,不要再說16席是安全名單了。
2.聯合報在馬總統就職3週年前夕5月19日的民調,蔡英文大輸18%。這次蔡英文落後6%,在這兩個月馬英九滑落12%,或蔡英文上揚12%都是不可思議的事。只能解釋5月19日那一次民調結果,不是「造假亂作」,就為了馬總統就職3週年形塑慶祝行情。
3.T台7月7日民調顯示,總統獨立參選人黃越綏獲得2%的支持,比2000年許信良選總統得到0.6%還高,也比成立10年,李前總統為精神領袖的台聯政黨票1%還多。黃越綏尚未真正投入選戰,所提十大政見也沒有好好宣傳,有此佳績,難能可貴。對民進黨及蔡總部而言,黃越綏可以拿到2%,無疑地是分掉蔡英文的選票,意味著深綠選民仍有不滿聲浪,應予重視。
4.聯合報民調所指首投族,實為20歲至29歲年輕族群,52%挺馬,29%支持蔡。T台民調6月20日及7月7日,兩次也都顯示蔡英文大幅領先優勢不再,只小贏1%~2%。民進黨發言人鄭文燦表示,根據民進黨內部民調及對選情實際理解,蔡英文在20歲至29歲年輕族群,仍獲得至少6成以上的支持。何以有如此大的落差?值得進一步分析。我說過能得到年輕族群包括首投族最多支持的,一定是最後贏家。
5.根據民進黨最新民調及分析推估,由藍轉綠的轉投族約72萬1千餘人,由藍轉不投票的轉投族則約104萬5千多人,2008年投票支持馬英九的765萬選民中已有將近177萬人不再支持馬英九。但馬英九縱使流失177萬票,仍有588萬票。蔡英文即使增加72萬票,亦只617萬票,小勝馬英九29萬票。一旦不投族回流續投馬英九,還是很危險。2000年我的得票率39.3%,2004年要贏就是要平均成長11%,才能過半。而得票率超過60%的亦只有台南縣的65%、嘉義縣的62%、雲林縣的60%。我發現蔡英文到各地辦國政說明會提出得票率的預期目標數字,固然可以提振士氣,但如果過於浮誇,動輒65%「亂喊」,於事無補,也可能鬆懈意志。一個簡單的數字,2012年總統要贏,就是比2008年平均成長10%就對了。由於選舉種類及候選人不同,以五都及17個縣市首長得票率和總統大選比較,不會太準確,但可以參考趨勢圖。以相同的總統大選相互比較將會客觀一點!
source: 陳前總統辦公室
--------------------------------------------------------------------------------
張貼者: meme 於 7/27/2011 04:27:00 下午 0 意見
2011年7月20日 星期三
到底什麼是「台灣人」
◎王美琇
蔡英文說了一句:「我是台灣人」,立刻引來藍營強力抨擊「操弄族群、民粹」,好像有一群人對「我是台灣人」很不舒服。蔡英文說得篤定自在,而馬英九卻必須迂迴轉進才能回答,這就是問題所在。
蔡英文是台灣人,沒有人會懷疑;可是馬英九是不是台灣人,為什麼會引起眾多疑慮?到底什麼是「台灣人」?台灣人的定義又是什麼?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深入檢討的議題,尤其它對台灣社會和政治的影響如此深遠。
台灣人意識的覺醒
基本上我認為,就歷史縱深、民主演進與社會學的觀察,「台灣人」應該包括「族群認同」與「公民認同」兩個層面的意義。先來談「族群認同」的演變。
在台灣千年以上的歷史(含原住民歷史)中,島上的人民歷經多次外來統治,但並未形成所謂的「台灣人意識」。直到日本殖民台灣,有意識地運用國家力量進行「台灣人與日本人」的差別政策,以致在日本統治中期島內開始興起「台灣人自治運動」,爭取台灣人的平等民權。這是「台灣人意識」萌芽的階段。
然而,此時台灣知識精英的身分認同是雙重的。「台灣文化協會」和「台灣議會運動」的領導精英,一方面爭取「台灣人」的民權,另一方面也有部分人嚮往「中國」。直到二次戰後中國國民黨遷佔台灣,雷厲風行血腥鎮壓的二二八和白色恐怖統治後,這群知識精英與庶民大眾才徹底醒悟:「我們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這是第二次「台灣人意識」的大覺醒。
中國國民黨來台後,不僅以高壓統治整肅台灣精英,造成寒蟬效應;同時也有計畫地以「復興中華文化」的意識形態和大中國教育,對台灣人進行「改造運動」,企圖將台灣人改造成為中國人。這和日本殖民台灣希望將台灣人改造成為日本人如出一轍。
兩蔣治台期間,所謂的「外省族群」盤據政府要津和傳播、文化領域,在地的「台灣人」(包括閩客原)被邊緣化為「次等國民」,不少台籍知識份子只好往醫界和商界發展,或者流亡海外。
族群認同與公民認同
從六○年代到八○年代,在政策、媒體和文化宣傳的長期影響下,「我們外省人」形成一種代表「優秀、進步和高貴」的族群;「你們台灣人」則是「落後、低賤和沒水準」的族群。「我們」和「你們」的階級差異,從潛意識、語言到行為表現充斥社會各階層,這種「普遍印象」也深植人心。台灣人長期的自卑感和劣等感、郭冠英高級外省人事件,以及馬英九任台北市長時,在導覽書中說出「對戰後來台的中國人而言,被稱為『台灣人』會覺得不自在。」就足以說明一切。
換句話說,由高級外省權貴長期統治下的台灣社會,自然會形成「外省人和台灣人」的兩極對立。這個時期的「台灣人意識」是長期「被差別待遇和高壓統治」所形成的「族群認同」,也就是錯誤政策所導致的社會兩極對立。中國國民黨就是始作俑者,也是「撕裂族群」的鼻祖。
「台灣人」意義所代表的族群認同,現在仍存在台灣社會。當人們不經意說出「我們台灣人」時,其實就是有別於「外省人」的族群認同。
然而,也有一股「台灣人」的認同意識是「公民認同」,而不是「族群認同」;尤其在台灣人民的國家意識開始高漲,以及中國對台灣展開文攻武嚇、圖謀統一台灣之後。為了凝聚人民團結一致的國家意識,李登輝喊出「新台灣人」。
也就是不分族群和移民台灣的時間多久,只要認同台灣,願意共同守護這塊土地和民主價值,就是「台灣人」。這是「公民認同」的國族意識開始引導和建構「台灣人意識」的階段,目的是團結國家和建立現代公民社會。
台灣人的公民認同,是一種國族認同,也是共同體的想像,相當有助於族群和諧與國家團結,也促使台灣人開始思考作為「公民」的權利和國家共同體的發展。
目前,「我們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的公民認同已普遍深植民心,台灣人認同在歷次民調中也逐年攀升至八成以上,成為民意主流趨勢。其實,從「族群認同」到「公民認同」的發展軌道,在美國歷史中亦有跡可循。
美國人國家認同演變
美國在建國前後,很多英國裔的開國先賢皆陸續放棄英國籍成為美國人。從一七四○年到一七七○年代,有相當多的北美殖民地人民,將自己的認同從英國人改為美國人。
不過,美國獨立革命讓殖民地人民成為美國人,但並沒有讓他們成為一個國家。美國獨立宣言並未言明美國是一個國家,只說是「自由和獨立的各州」。直到南北戰爭之後,美國民族主義和國家意識才逐漸加強。一八八○年代以後,全國進入形塑「美國人和美國」的國族認同、公民意識與國家意識的全盛時期。
然而,從一八二○年至一九二四年,約有三千四百萬歐洲人移民美國;一九六五年至二○○○年,有兩千三百萬人移民美國,多數來自拉丁美洲和亞洲。
對美國而言,問題癥結不在於移民本身,而是移民是否被同化成為「美國人」。因為移民的種族和國籍太多,若無法有效統合,美國勢必成為四分五裂的國家。
所以,美國從早期「白種美國人」的「族群民族主義認同」,一直演進到以「美國信念」來團結多種族、多文化的人民,終而確立了美國人不分族裔的「公民認同」和對美國效忠的「國家認同」。所謂「美國信念」就是民主、自由、平等、人權、法治等核心價值。
馬英九是不是台灣人
台灣的內部隱憂,在於「族群認同和公民認同」的語意混亂與核心價值的脆弱,這裡面有歷史因素,也有政黨的意識形態。馬英九是不是台灣人,問題在於他自己。如果他始終以「中國與中國人」的認同為其核心價值,繼續強化大中國教育、弱化台灣意識,又加速把台灣推向中國,他如何能夠團結一個以「台灣人」作為公民認同的國家?台灣人又如何能夠信任他?
馬英九會引起疑慮,其實和他的外省族群身分關係不大,重點在於他過度傾中的作為與錯亂的認同吧。藍營的「操弄族群」老台詞別再用了,這種「打人喊救人」的伎倆,台灣人早已經看透了!
(作者王美琇為專欄作家)
==================================================
從「白色恐怖」看「馬英九恐怖」
在解嚴二十四週年日,馬英九可以把五十八年前政治受難者黃溫恭被槍斃前的遺書還給家屬,為什麼不把自己當職業學生時打的小報告資料拿出來還受害者公道?馬英九代表政府向家屬們表示誠摯的歉意,為什麼不代表自己向尚存的被害者表示歉意?真說誠摯,在此不在彼。
更可惡的是,既不清洗自己雙手染血的罪惡,還把白色恐怖肇因一股腦全推給國共內戰,完全不提主張台獨或批判國府而受迫害的政治案件,甚至還要踏著受害者鮮血販賣他所謂的「和平」。叫人齒冷與憤怒。
馬英九為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頒發回復名譽證書時表示:「國共內戰時有許多違反法律,違反憲法,超越人權、自由的事發生,這些事不能重演,所以現階段最重要的是維持兩岸和平,避免兵戎相見。」因此他強調,「唯有和平,才能保障人權。」真是一派胡言。中國共產黨政府捕捉劉曉波、艾未未,是因為戰爭關係嗎?當然不是。
台灣之所以能保障人權,戒嚴法之解除當然重要,但總統能夠直選、刑法一○○及一○一條修改同樣不可或缺。馬英九反對廢除戒嚴法、反總統直選、反廢除刑法一○○條,他是「共犯結構」成員,有什麼立場替「政府」道歉?他應當為自己的犯行與意識形態道歉才對。
馬英九只平反了「匪諜」案而不提諸如「台灣獨立聯盟」的政治案件,絕對是選擇性處理;只揭露兩蔣時代的歷史冤案,而不把陳文成案、美麗島案所涉及的職業學生告密案真相告訴人民,更是雙重標準。
老實說,這是偷渡蔣介石恐怖來掩護馬英九恐怖。馬英九職業學生出身,一路走來,反民主、反人權、反自由,始終如一;他既是白色恐怖的馬前卒,當年有遵守憲法?有遵守法律?有注重人權與自由?現在打著所謂「和平」旗幟,向獨裁的中國/中共磕頭輸誠,他在台灣製造的恐怖,是現在進行式的馬英九恐怖。
(作者金恆煒,當代雜誌總編輯)
張貼者: meme 於 7/20/2011 10:30:00 上午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