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7日 星期二

從暗暝到天光的距離

從暗暝到天光的距離


新聞報導 - 自由論壇

作者 陳致中

2012-07-16





敵人殘忍無情是正常的,我們不會天真地以為敵人是慈悲的,阿扁總統也有心理準備。




好萊塢電影有一句驚悚台詞,比死亡更恐怖的事,是背叛。有一句警世語這樣說:最大的悲劇不是惡人的吶喊,而是善人毛骨悚然的沈默。



所以,有時候,比睡在地上更痛苦的是鄉親父老誤解自己的人格與清白;



有時候,比趴在地上寫文章更折磨的是明明案子都已經判無罪、民眾卻一點都不知道;



有時候,比坐在地上用塑膠臉盆裝飯菜吃更難受的是八年政績被人選擇遺忘、遭敵人攻擊時自己陣營卻不挺身辯護捍衛;



有時候,恐怕真正會凝死驗無傷的不是敵人的凌遲迫害,而是同志的無情切割,這個滋味比被關黑牢更凝、比死亡更抑鬱。



曼德拉從羅賓島走向自由之路花了27年,翁山蘇姬從仰光大金塔走到奧斯陸市政廳遲了21載,雲開見月,離晨曦應該不遠,但阿扁總統守著龜山的暗暝等待平反的天光又需要多久呢?



有人生氣阿扁總統含冤遭鬥,係因在任時沒有法辦前朝,這讓我想起2008年美國政黨輪替時,記者問新總統歐巴馬要不要調查卸任總統小布希發動伊戰、是否涉及牟取石油暴利,歐巴馬回答我們的國家應該要向前走,不要往後看。



最近小布希夫婦的肖像油畫在白宮揭幕,前後任總統聚首,歐巴馬當面盛讚小布希對美國的貢獻,他說兩人同樣愛國,雖然對很多事情的看法不同,但「總統的高度」超越這些「異見」。



或許當他們走過同樣掛在白宮的福特總統的肖像前,也會想起當年福特面對尼克森案,語重心長地對美國人民說,這是每個人都參與的國家的悲劇,我是唯一有權力終結它的人,既然如此,我便責無旁貸。



西方民主經驗與政治社會文明,讓我們長夜省思,國安密帳案也曾經考驗阿扁總統,他留下這段話「過去的事情所採取的作法,以法治的角度來看都是不對的,但我們必須諒解當時的時空…」,我恍然大悟,陳總統不是不會辦,只是惡例一開,國家將陷入糾纏不休,他寧可凝死,亦不當歷史之罪人。



隨著真相說話,回歸人性初衷,社會力蔚為巨流,民間發動釋放阿扁總統連署,醫界站在專業疾呼保外就醫,最高當局說不考慮,法務部說阿扁吃藥就好、不合規定,有人感到無奈失望,有人感到義憤填膺。我的內心很平靜,或者說淡淡感覺習慣,耳邊總是迴盪已故美國參議員羅伯.甘迺迪的名言:有人觀望現狀,有人懷疑現狀,而我夢想著從未實現的未來。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救扁行動曾經孤立無援,曾經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曾經內心懷著一絲恐懼,但堅持對的事情就要繼續做下去,這是真正的勇氣。這非關下跪求饒,這不是自取其辱,我們不會想得很複雜,我們不懂得算計結果,只因人道、人權、生命、清白是我們追求的價值,阿扁總統不會孤單,因為我們會陪伴他,我們也不會孤單,因為台灣人民與我們同在。



最近讀到一首短詩:「第一個撒下火種的,第一個犯了罪。第一個流汗到泥土裡的,第一個被餓死。第一個讀出智慧經典的,第一個遭受迫害。」但願從暗瞑到天光的距離沒有那麼遠,但願這首詩可以有這樣的下半段:「為自由撒下火種的人,見到光明;為民主流汗到泥土的人,結出飽滿,為人權高舉經典的人,留下芬芳,為永存信念囚禁黑牢的人,歷史不該遺忘,天地還諸公道。」



(作者為前總統陳水扁先生之子)



陳前總統之子陳致中以「從暗瞑到天光的距離」投稿自由時報自由廣場,於今(16)日登出該文,惟限於篇幅,只有精簡版,完整版請見自由電子報(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jul/16/today-o5.htm),請卓參。



source: 陳前總統辦公室





--------------------------------------------------------------------------------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