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16日 星期四

草率開放中資連立院法制局都看不下去了

自由時報社論2009/07/16
馬英九執政後,藉口李扁主政時代採取鎖國政策,造成台灣經濟發展倒退,於是以鬆綁開放為名,加速對中國全面傾斜,而開放中資來台與簽署ECFA,乃是最近大力演出的重頭戲。由於藍營在行政與國會選舉取得絕對多數,誇稱是完全執政,因此本應扮演監督制衡角色的立法院已自我閹割,淪為專為馬英九親中政策背書的橡皮圖章。但在一片歌頌阿諛聲中,立法院法制局近日出爐的「開放陸資來台問題之研議」,強烈質疑馬政府不設防的引中資來台政策,言之有物,一針見血,猶如暮鼓晨鐘,但能否喚醒冥頑不靈的馬政府,恐怕並不樂觀。

此一報告的主要論據有二:一是批評經濟部所訂「大陸地區人民來台投資許可辦法」授權過於簡略、粗糙,對台灣產業技術維護毫無著墨,恐無法防範台灣產業技術外流,因此建議兩岸條例應明確禁止中資投資敏感性、影響國安、獨占性產業、授權研訂「產業關鍵技術門檻」、「商業機密保護措施」,落實對台灣產業技術、機密的保護。其次,為防中國脅迫台商返台當人頭,規避中資審查,法制局建議政府參考韓國的「真名原則」,研訂「人頭取締」相關措施,同時建立中資流向監視機制。加上,中國禁止民間資本對外投資,故中國的對外投資幾乎全為國有資本,台灣應嚴防中資在政治上的併購意圖,在兩岸條例增訂「撤資防備」,政府基於國安或因應不尋常撤資,得徵用或收購中資所投資事業。

坦白說,立法院法制局對中資來台的質疑,吾人早已提出類似觀點,而在這一年當中苦口婆心、反覆陳述,奈何皆被當權者當成馬耳東風,置若罔聞,並一意孤行,乃使今日情勢漸成無可挽回的境地。我們已經指出,中國對台統戰的手法,已由強硬轉為軟硬兼施的兩手策略,而經濟統戰乃是「軟策略」之最重要環節,中資則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

其實,所謂中資,不但皆為官方資金,其如何對外投資,均需要經過官方核准,而官方之考核標準,即以中國之國家利益與目標為主。因此中資來台,一則將挾其龐大外匯存底購併台灣重要企業,掏空台灣的技術與產業,更將在金融市場大肆炒作,破壞台灣金融秩序與穩定,使台灣淪為其經濟殖民地。尤甚者,可能藉由投資參股、承包公共工程,握有龐大資源,對其附從者進行利益分配,造成部分企業迫於現實,不得不向其依附,成為其在台的代理人,進而影響台灣的選舉、政策,逐漸操控台灣的政治。

我們對中資之疑慮,絕非意識形態的偏見,一向吹捧中國的日本知名學者大前研一,最近接受台灣媒體訪問,儘管仍不忘大吹中國經濟無限好的法螺,但談到台灣開放中資,卻持保留態度,警告不能無限制的讓中資進入台灣,讓中資隨便買走台灣的企業。由此可見,允許中資來台,無異引狼入室,乃是一項嚴重錯誤的政策,根本不應允許中資進入台灣,方為保障台灣產業生存的根本之計。

然而,馬政府對開放中資顯然心意已決,而國會亦喪失監督功能,唯今之計,立法院法制局建議兩岸條例增訂限制中資之各項條款,在此不得已情勢下, 或許仍可發揮亡羊補牢的作用,降低馬政府錯誤政策對台灣造成的傷害。尤其,於馬政府掌握執政優勢之下,立法院法制局能提出異議,其專業能力與道德勇氣值得稱許。

總之,馬政府上台一年來,無能平庸的內閣,原已不足應付尋常狀況,況且遇上百年金融大海嘯,更是束手無策,窘態畢現,於是施政滿意度直墜,短短一年由得票數過半,而至民心盡失,堪稱人類政治史的奇觀。反諷的是,若馬英九願意誠實面對自己的無能,雖無政績可言,尚不致誤國,偏偏他仍要自欺欺人,自認可以解救當前困局,於是像政治巫師一樣,開壇作法,妄稱除妖,但開放中資來台,以及將簽署ECFA,卻像撕開鎮制妖魔鬼怪的神符,反而招來了中國這個大魔頭。鬼迷心竅的馬政府加上凶神惡煞的中國,台灣人的處境真是不堪設想。

□ 〔 資料來源: 自由時報 〕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