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4日 星期五

「化腐朽為神奇」的綠色政績

不吐不快 - 大家一起來
作者 台人
2009/12/03, Thursday
  化腐朽為神奇的綠色政績,過去民進黨總喜歡拿台北木柵捷運和雪山隧道為例。然而,我們嘉義有兩件例子,也值得一提。

每個縣市都有文化中心,偏偏我們嘉義的文化中心最命運坎坷,而且不只一座,竟然嘉市和嘉縣的,都先後遭到國民黨的摧殘。

現在位於北門車站對面的嘉義市文化中心,原本是嘉義縣負責蓋的,1980年左右,縣長是涂德錡(國民黨籍),他拿了行政院的經費開始興建,後來因為偷工減料,蓋一半就停工了。那時每次經過土牆斑駁、鋼筋外露、雜草叢生的文化中心,我就感慨:嘉義難道要一直文化沙漠下去嗎?我同學更誇張,寫了一首詩紀念這棟建築,標題好像是:「一座還沒完工的廢墟」。

後來嘉義市升格為「省轄市」,涂縣長索性把這廢墟送給嘉市,雙手一拍,丟掉他一手創造的劣質品。當時市民交談時,都說最好拆掉重蓋,不然誰敢進去參觀呢?不過,就在許世賢的許家班努力下,化腐朽為神奇,才有今天人潮不斷的文化中心。

嘉義縣把文化中心送出去,自己沒了,也該再蓋一座。涂德錡八年任滿,升官去了。(他目前是馬英九的國策顧問),再經何嘉榮四年、陳適庸四年,直到李雅景時代的1995年開始規劃「民雄演藝館」,1997年發包興建(以上四位縣長,當時都為國民黨籍)。結果因為經費不足,曾於1998 年和1999年兩度停工(當時嘉義人蕭萬長當行政院長)。由於工地雜草叢生,又被嘉義人戲稱為「最貴的廢墟」。

到了2001年12月,民進黨的陳明文當選縣長,隔年在立委張花冠協助下,取得閣揆游錫堃同意,文建會補助三期工程款1億4千萬元,才讓原本快淹沒於荒煙蔓草間的演藝館,重現生機。全部工程於2005年初完工,取名:「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從此化腐朽為神奇,活得有聲有色,成為嘉義縣重要的旅遊點。

想我嘉義,從日治時代以來,就詩社林立,畫會勃興,出過大畫家陳澄波、林玉山,曾經是南台灣的文化重鎮。沒想到被國民黨一搞,淪為文化沙漠,蓋個文化中心也一波三折,直到政黨輪替,才起死回生。「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是全台最慢完成的文化中心,距其它縣市約二十年之久。

從文化中心的興建史,可以看出,國民黨如何的虧待嘉義,連生長於嘉義的國民黨縣長和高官,也只知貪污怠惰,幾乎沒把家鄉的發展當成一回事。

好哩佳在,2001年由民進黨的陳明文當選縣長,2005年又連任成功,並大力從事文化建設,嘉縣才又有了文化起來。

天佑嘉義,千萬不要又落入國民黨之手,否則好不容易成長的綠洲,必將淪為腐朽的沙漠。

我的嘉義鄉親啊!你的一票,決定嘉義的成長和落後,千萬別被國民黨買了票,把嘉義的未來也賣了哦!


嘉義市文化中心





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


(若覺有用,歡迎轉貼)

附語:

由國民黨縣長規畫設計的「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曾獲得建築界的「憂質建築厚里豆獎」,原因是選址不當,移植金門的閩南風格,比例不妥,細節設計出問題。【註】雖然如此,無魚,蝦嘛好,至少不再是廢墟,也頗為美觀,引人矚目。

註:http://blog.kaishao.idv.tw/?p=769

Source: 南方論壇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