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營運中心是中國國民黨政府於一九九五年提出的政策。一九九七年的經濟部長王志剛表示,為實現這個理想,「經濟部八年來已投入新台幣數十億元,發表一百多篇專業論文」。
但是,同年美國學者波特(M. Porter)應邀來台演講,主題是「提昇國家競爭力」。他表示,「台灣的經濟前景並不明確,以台灣發展亞太營運中心為例,很多國家包括香港、新加坡等都在做相同的事,差異性不大,而且這些國家甚至比台灣更先進。」
波特又表示,「台灣發展亞太營運中心,一定會導引出對中國大陸市場的依賴」,「台灣的問題是缺乏長遠眼光…,亞太營運中心計畫,基本上是打混仗」。
的確,雖然當時執政的中國國民黨「跨世紀的承諾」是以推動「亞太營運中心」為重點,希望提昇台灣的國家競爭力到IMD前五名,但事實上,台灣的國家競爭力反而退步到第十八名。也因此,一九九七年九月蕭萬長接任閣揆後,馬上改變方向,宣佈「調整亞太營運中心計畫的重點及優先順序」。
弔詭的是,現在是中國國民黨副總統候選人的蕭萬長,卻又以「亞太營運中心」為基礎,將台灣定位為台商的全球營運中心和外商的亞太營運中心,變成「一中共同市場」的一部分。誠如波特所言,「亞太營運中心」是一個「操之在人」的被動策略,而非「操之在我」的主動策略。
講白一點,不管是以前的「亞太營運中心」或是現在的「一中共同市場」,都是一種「殖民買辦經濟」。這種「殖民買辦經濟」以掠奪、剝削在地資源為獲利的手段,受惠的只是少數買辦特權,受害的將是台灣的多數人民及生態,結果將如前立委林濁水所說,使得台灣產業「全面依附先進國家上游廠商提供的技術和下游品牌廠的訂單採購,不求在技術上和品牌上的自立」。
這一次的總統選舉所關係的是台灣經濟的轉型,這一票也將決定能否終結「殖民買辦經濟」,為自主、自由的台灣經濟開出一條活路。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8年3月12日 星期三
為台灣經濟找活路
張貼者: meme 於 3/12/2008 04:56:00 下午
Subscribe to:
張貼留言 (Atom)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